第七百七十四章 八百里加急-《皇朝夜行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李二沉声道。

    “众卿不必多礼,某刚刚收到八百里加急奏报,出征的大军兵败乌海,张亮、郭孝恪战死乌海,大军损失惨重,五不存一!某自登基以来,为抵御外族,扬我大唐国威,也屡屡兴兵,却从未遭遇过如此惨败!固然是因为张亮、郭孝恪轻敌冒进,可是冷静想想,某又何尝没有罪责?是某识人不明,是某决意仓促出兵,势如破竹的覆灭了高句丽,某有些得意忘形了!”

    李庸听了有些诧异,没想到李二不但没有暴跳如雷,反而十分冷静的反思了自己,这让他不得不感慨,李二真不愧是一代明君,魏征出列沉声道。

    “圣人能冷静自省实乃大唐之福,此次出兵确实太过仓促了,只是从陇右调兵遣将,太过轻敌。”

    李庸干咳了一声,沉声道。

    “圣人不必自责,不只是圣人,还有朝中众臣都有些轻敌了,东征势如破竹让大家都有些得意忘形,而且之前松州之战,侯君集击败了吐蕃的兵马,让大家都以为吐蕃的实力也不过如此,其实,吐蕃真的很强大,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强大,吐蕃的骑兵来去如风,进可攻退可守,实力不容小觑。”

    长孙无忌沉声道。

    “圣人,如今最重要的并非是自责,而是如何处置。”

    李二沉声道。

    “大军虽然兵败,可是吐谷浑决不能有失!某,绝不能坐视吐谷浑落到吐蕃的手里,某绝不能允许吐蕃将势力延伸到西域!所以,某定要再遣大军出征,一来报仇雪耻,二来打击吐蕃的嚣张气焰,三来,稳固西域的形势。”

    李庸等人听了倒也不觉得意外,因为他们都知道皇帝是什么性子,绝不是什么忍气吞声的人,若是大唐实力不济,那皇帝还有可能忍辱负重励精图治,如今大唐国力强盛,皇帝不派兵打回去才怪了,所以,在入宫之前,众人心里就都已经做好了皇帝要派兵出征的心理准备,杜如晦出列,沉声道。

    “圣人所言甚是,若是不击退吐蕃,夺回吐谷浑,那吐蕃在吞并了吐谷浑之后,必定不会安分,陇右怕是从此就不得安宁了!”

    程咬金出列道。

    “哪有被人打了不还手的道理,不但要打回去,还要打的他满地找牙!圣人,臣请领军出征,不破吐蕃誓不还!”

    “臣附议!”

    “臣附议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大唐君臣很快就统一了意见,必须得出兵打败吐蕃,李二沉声道。

    “之前我大唐势如破竹的覆灭了高句丽威震四方,可这次兵败让我大唐声望大跌,尤其是吐蕃肯定会信心大增,所以,这次出征不只是击退吐蕃,必须要给吐蕃以重创,让西域尤其是西突厥不敢有非分之想,让吐蕃也不敢再西进,不敢袭扰我大唐边境。”

    虽然此次出征遭遇了惨败,但是无论是李二还是一众文臣武将们心里都并没有因此而丧失信心,相反,他们心里都充满了信心,对于击败吐蕃觉得没有任何悬念,不过是之前没有重视起来,而现在重视起来了而已,不过,对于击败吐蕃一众文臣武将们都有着十足的信心,但是要重创吐蕃那就让大家有些头疼了,因为吐蕃的优势就是进可攻退可守,一旦战事不利,吐蕃完全可以撤出吐谷浑退回高原,这样一来虽然击退了吐蕃,可是却难以重创吐蕃,虽然重创吐蕃是个难题,但是大家倒也没有退缩,因为这不是皇帝刻意以刁难,而是真的很有必要,若是不重创吐蕃,不将吐蕃个打疼了,那吐蕃人以后肯定还会继续出兵攻打吐谷浑,这一次兵败的损失对于大唐来说其实不算什么,但是却给了吐蕃人信心,让吐蕃人有一种错觉,觉得大唐也不是那么可怕,他们也有可能战胜大唐,所以,已经尝到甜头的吐蕃人怎么可能甘愿放弃占领吐谷浑?若是此次出兵能重创吐蕃,那就能毕其功于一役,可以说是再好不过了,长孙无忌沉声道。

    “圣人英明,此次出征朝廷郑重以待,那就该毕其功于一役,让吐蕃人再也不敢出兵。”

    “臣附议!”

    魏征沉声道,既然都要出兵了,那毕其功于一役当然是最优解。

    “臣也附议!”

    房玄龄沉声道,见文武众臣都没有异议,李二微微点头,沉声道。

    “好,既然众卿都无异议,那就商量一下该如何出兵,如何才能重创吐蕃!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