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那说来可就话长了.” 郑继荣轻叹口气,靠近到白秀珠身边,娓娓道来般讲道:“庚子年间,家祖命丧于战火,家父带着我和母亲逃到南洋投奔亲戚,那时我才两岁。” 郑继荣开始叙述他编造的身世,“华人勤劳朴实,土著懒惰愚笨,所以南洋的经济尽掌握于华人之手,我的叔父便是南洋有名的富商,不仅有数百亩良田庄园,而且开矿山、做生意。” “所以我童年时期,也算是享过少爷的福的,直到我十岁那年!” “叔父的矿山被洋人霸占!庄园被造反的土著烧杀抢空!我躲在酒窖里才侥幸逃了一命!” “我心里明白,这是洋人和土著勾结,杀了我叔父全家,就连我父母也命丧于此!” 白秀珠听他讲完后,不由有些悲恸道:“没想到你竟然还有这样的过往。” “呵呵”,郑继荣苦笑了两声后,脸上带着悲戚之意接着讲道:“我在南洋当过乞丐,做过报童,饿极了也不免沦为小偷,那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每天能吃饱,有个遮风避雨的房子。” “十二岁那年,我偷了一个传教士的面包并被他当场抓住”,郑继荣冷笑道:“他并没有把我交给警察,而是说我当做小跟班,但他可不是什么善人,我不但要干活还经常遭他打骂,被他称为狗崽子。” “但我要感谢他,因为是他教会了我读写英文,后来我又随着他去到了美利坚.” 说到这里,他有些唏嘘道:“那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国家,你们没有留过洋的,可千万别把那些列强国家当做天堂。” “这是为什么?” 此时他们这张沙发边已经围了不少客人,大多数都是一些年纪轻轻的富家千金,她们都被郑继荣那娓娓道来的身世给迷住了,忍不住开口问道。 郑继荣朝说话的女孩子微微点头,对她们解释道:“那些国家的穷人,真不见得比咱们百姓过得更好。” “英格兰的工厂里,每年都有很多儿童死亡或者残疾。而标榜自幼的美利坚,第一等是白人,第二等是拉美人,第三等是黑人和印第安土著,至于咱们华人地位可能只比畜生好一些,我亲眼见过华人被活活打死,美利坚的警察就在旁边看热闹!” “在这些国家,你哪怕再有钱,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!” 见这些富家千金若有所思的样子,郑今日接着讲道:“收留我的那个传教士生病过世后,我便在美利坚各地流浪,因为《排hua法案》的缘故,我很难找到正经工作,那些日子里,我都是靠小偷小摸过日子,也曾将旧瓷器倒卖给洋人骗钱,偶尔也会伪装成东营人向杂志和报纸投稿,勉强赚一些稿费。” “后来我又偷渡到了欧洲,发现那里比美利坚可要好混多了,虽然他们仍旧歧视华人,但至少没有剥夺我工作的权利。” “法国人浪漫而幼稚、英国人绅士而傲慢、德国人严谨而死板、俄国人直率而粗鲁.” “在国外的这些年里,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,也顺便赚了一些钱,所以当我有能力后,第一时间便回到了祖国,不为别的,只为了建设祖国,因为我已经真正受过了游子的辛酸,只有我们祖国强大起来,我们这些游子在国外才能真正活的有尊严,为此我愿意付出一切。” 啪啪啪啪!!! 郑继荣讲完后身边忽然响起一阵阵掌声,这些听故事的千金和公子哥们每一人都拍着手掌满脸钦佩的看向他。 特别是白秀珠,原本就对郑继荣有些好感的她此时眼中更是异彩连连。 “郑先生,你在国外都学到了一些什么知识?” 见到有人发问,郑继荣微笑着回道:“语言学,还有诗歌。” “诗歌?!” “哇?郑先生你竟然会写诗?” “是现代诗吗?” 这些小姑娘顿时围在他身边一顿叽叽喳喳。 郑继荣轻笑地点了点头,跟一旁的侍应生要来钢笔和信笺,刷刷刷的功夫,几分钟就写下了一首情诗。 接着当着众多人的面,递到了白秀珠的面前,“白小姐如果有兴趣的话.” 白秀珠正准备抬手接过,作为一名进步的女学生,她也很好奇郑继荣会写出什么样的诗歌出来,不过就在她手指触碰到信笺之时,旁边的那些富家千金们竟然抢先一步给拿了过去。 “《一颗开花的树》--赠白秀珠小姐,啊!这竟然是一首情诗!” “郑先生写的是情诗?快给我看看!” 这些娇生惯养的大小姐们瞬间来了精神,纷纷围过来看好戏,还有人直接照着信笺往下念了出来: “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好的时刻/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/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第(2/3)页